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(yè) > 精神科醫學(xué)進(jìn)展 > 首發(fā)精神病:多元社會(huì )心理干預可行性
前期研究表明綜合多元社會(huì )心理干預可改善首發(fā)精神病(FEP)患者的治療結局。研究人員在意大利117家社區精神衛生中心(CMHCs,涵蓋1000萬(wàn)居民)中進(jìn)行一項群集隨機對照試驗,比較包括認知行為療法、家庭干預和病例管理在內的綜合多元社會(huì )心理干預與常規治療(TAU)的有效性。
主要假設是增加多元干預:
(1)可使癥狀明顯改善(使用陽(yáng)性與陰性癥狀量表評估)(2)可減少住院時(shí)間(9個(gè)月隨訪(fǎng)期內患者住院日)。
調查下游,626名FEP患者符合納入標準,其中接受多元干預(試驗組)的364名,接受TAU(對照組)的262名。
●基于試驗組中患者(及家庭)的存留率,多元社會(huì )心理干預在常規精神衛生服務(wù)中具有可行性。
●根據主要結局指標,試驗組的整體癥狀嚴重度明顯降低,但兩組間的住院日無(wú)差異。
●次要結局指標中,試驗組的總體功能性、情緒幸福感及妄想的主觀(guān)負擔都有明顯改善。
●兩組在脫離服務(wù)及幻聽(tīng)的主觀(guān)負擔方面無(wú)差異。
該研究結果支持在綜合精神衛生服務(wù)機構中對精神病早期干預的可行性與有效性。
參考文獻:Mirella Ruggeri*,1,2, Chiara Bonetto,et al.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 Multi-Element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for First-Episode Psychosis: Results From the Cluster-RandomizedControlled GET UP PIANO Trial in a Catchment Area of 10 Million Inhabitants SchizophreniaBulletin doi:10.1093/schbul/sbv058
邊緣型人格障礙(BPD)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。證據顯示,精神科住院部...[詳細]
PANSS-30、PANSS-14和PANSS-8 均不具有“可擴展性”;...[詳細]
意見(jiàn)反饋 關(guān)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(lián)系我們
Copyright 2002-2025 Ii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